什么是智能化、精准化灌溉
	我国城市大规模绿化已高速发展数年,城市大规模绿化自然好处多多,如:改善生态环境;美化城
	市;提高城市地位;增加旅游收入;改善投资环境,吸引外资等。然尔,我国大部分大、中城市严
	重缺水,而现行灌溉技术落后,水利用效率低下(有效利用率低于40%),大量绿化用水被浪费掉。
	因此,改善灌水技术,应采用智能化,精准化灌溉,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将势在必行。传统的绿化
	用水,多由水车拉至现场,用人工皮管大水漫灌,这种方法大约有80%的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
	发而损失掉。 
	近些年,管网供水,喷头喷洒的喷灌灌水法,日渐流行起来。但管网控制大部分仍采用手动法。这
	种方法随意性大,常常发生该灌水时,无人开阀,不该灌时又无人关阀。一边下雨一边喷水,草地
	变人工湖,马路变排水渠的情况屡见不鲜。采用这种方法,至少有40%-50%的水浪费掉。利用定时
	器控制灌溉的方法在我国已采用6年多,但普及率很低,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。采用定时器控制灌
	溉,比人工控制系统要节水的多。它可以依经验针对不同气候时段,设置不同程序。减少了灌溉控
	制随意性。此种情况下,灌水器采用喷头,水的实际利用率可达到65%~70%,如灌水器采用高均匀
	度喷头或滴头,实际水利用效率应该能达到75%~80%。如配上雨量传感器,风速传感器,水利用效
	率还能高一些。但灌溉程序设定仍是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经验或参照有关参考数据。如管理人员经验不
	足,或获得的参考数据准确性差,编制的程序会导致灌水过量或不足。因此这种控制方法距精准化灌
	溉差距仍远。尽管如此,这种方法,在发达的西方国家,广为采用。其优点是投资少,易于操作,灌
	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比手动控制提高很多。智能化,精准化灌溉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、传感器
	制造技术、塑料工业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实现的。
	 
	智能化灌溉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:
	1.自动采集各种气象数据,计算并记录蒸发蒸腾量ET; 
	2.根据前一天的ET值自动编制当天灌溉程序并实施灌溉;  
	3.可由连接的土壤湿度传感器、风速传感器、雨量传感器等干涉程序,启动、关闭、暂停灌溉系统;  
	4.连接流量传感器可自动监测、记录、警示由于输水管断裂引起的漏水及电磁阀故障;最大限度利用
	管网输水能力;  
	5.运行程序而不起动灌溉系动(干运行),测试程序合理性,不合理时预先修改
	6.自动记录、显示、储存各灌溉站的运行时间;自动记录、显示、储存传感器反馈数据,以积累资料
	修改程序,修改系统等。  
	7.频繁灌溉功能:可将设计好的灌水延续时间分成若干时段,以便提供足够的土壤入渗时间,减少坡
	地或粘性土地地面径流损失。  
	8.一套中央计算机系统可控制无数台田间控制系统(称为卫星站)。 
	9.储存数百套灌溉程序;  
	10.一台田间控制器(卫星站)可使4个轮灌区独立灌溉或同时灌溉; 
	11.手动干涉灌溉系统:可在阀门上手动启、闭系统,可在田间卫星站上手动控制系统,也可在计算机
	   上手动启、闭任何一站,任何一个电磁阀。  
	12.一套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控制小到一个公园,大到上百个公园,甚至全城的所有灌溉系统。
	13.可控制灌溉系统以外的其它设备,如:道路或公共场所灯光,大门、喷泉、水泵等……  
	14.有线、无线、移动通讯、电话线多种通讯功能选择。